最近尝试利用 Cursor 来重构一个规模较大的前端项目代码。
然而,在面对大量代码时,Cursor 的原生能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
尽管我尝试了各种 Prompt 优化策略(Cursor Rules)并持续更新上下文文档,但在多次迭代交互后,整体体验并不理想。
为此,我进行了一系列提升 Cursor 使用效果的实践,并准备通过几篇文章来分享我的经验。
本文将聚焦在重构过程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三个 模型上下文协议(MCP)工具。
1. Context7: 精准锚定最新…。
你是如何知道并去到小众旅行地的?…
当电脑盲认为自己不是电脑盲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…
你在出租房屋发现过什么前租客留下的“宝藏”?…
为什么Go仅仅160MB的安装包就可以编译程序,而Rust却还需要几个GB的VC++才能编译?…
备案号:新-ICP备77512517号-1 网站地图